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拆弹”行动:我院胸外科创新手术成功摘除

2024-12-06   来源:胸外科

近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胸外科专家团队以创新的手术方案,成功为一位77岁高龄的上纵隔肿瘤患者实施了手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由于肿瘤紧邻关键血管和器官,手术的难度和风险显著增加。面对这一艰巨挑战,我院胸外科专家团队凭借卓越的医术,通过颈部小切口精准切除了上纵隔肿瘤,成功拯救了患者的生命。

近一月来,77岁的萍阿姨总觉得胸闷气促,还伴有吞咽的轻微哽咽感。忧虑之下,萍阿姨在当地医院就诊拍摄了胸部CT,发现其上纵隔处有一肿瘤,肿瘤紧邻食管和气管,逐渐生长的肿瘤不断压迫着气管和食管,造成了萍阿姨日常的呼吸困难和吞咽哽咽。萍阿姨希望能够通过手术摘除这一肿瘤。然而,进一步检查发现,萍阿姨存在升主动脉瘤样扩张,且该升主动脉瘤样扩张靠近上纵隔的肿瘤,给手术带来了极大挑战。萍阿姨病情困难,辗转多家医院求医未果。在重重焦虑下,萍阿姨及家属慕名来到我院胸外科就诊。

我院胸外科专家团队接诊后,在杨异主任医师和谢晓副主任医师的组织下,开展了多学科讨论(MDT)结合影像学检查和患者整体状况,考虑到纵隔肿瘤位于食管和气管附近,并伴有升主动脉瘤样扩张,并且随着肿瘤的逐渐增大,患者出现食管受压症状,进食困难,生活质量显著下降。由于肿瘤与重要血管和器官关系密切,考虑到患者年龄较大、基础疾病多、手术耐受性较差,以及升主动脉瘤样扩张增加的手术风险,团队决定采取创新性手术方式——通过颈部小切口进行上纵隔肿瘤切除。这种术式创伤小、恢复快,同时能够避开升主动脉,最大限度地降低手术风险。

手术当日,在麻醉科的密切配合下,胸外科杨异主任及谢晓副主任医师团队顺利切除纵隔肿瘤。手术过程精细而高效,患者术中出血量小,同时手术避开了患者升主动脉瘤样扩张,避免了升主动脉瘤的破裂。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食管和气管压迫症状显著缓解。术后影像学复查结果显示,肿瘤已被完全切除。术后病理提示该上纵隔肿瘤为甲状腺滤泡结节性病变,合并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手术的成功不仅为萍阿姨赢得了更高的生活质量,也让全家人如释重负。患者家属在术后对我院胸外科杨异主任及谢晓副主任医师团做出了高度评价,称赞医护人员高超的技术和贴心的服务让他们在绝望中看到了希望。

纵隔是大家不太熟知的结构,因此纵隔肿瘤及其严重性也通常不为大众所熟知。纵隔作为胸腔内的重要结构,位于两侧肺之间,前后被胸骨和脊柱包围,纵隔内包括多个重要器官和组织,如心脏、大血管如主动脉和腔静脉、气管、食管、胸腺等。发生在纵隔内的肿瘤,常见的为胸腺瘤、畸胎瘤和神经源性肿瘤。依据肿瘤大小和位置不同,可能压迫气管、食管或心血管系统,导致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和胸痛等症状,因此如果怀疑纵隔肿瘤或者日常体检发现纵隔肿瘤,应及时进行影像学胸部CT检查,并尽早接受手术治疗。

此次手术通过颈部小切口切除高风险上纵隔肿瘤,这不仅是对萍阿姨生命的挽救再次彰显了我院胸外科团队在高龄、高风险患者复杂手术中的卓越能力,是对医疗团队技术实力的最好证明,同时也为未来类似病例的治疗积累了宝贵经验。未来,我院胸外科将继续以精湛的医术和创新的精神,帮助每一位患者重获健康为更多患者带去生命的希望



上一篇:【医院新闻】我院药剂科郭澄主任当选中国医院协会第七届药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下一篇:【医院新闻】第二届长三角智慧康复专科联盟会长单位落户上海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