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心血管内科】文化“心”传承 推动两院区心内科学科高质量发展

2021-04-07   来源:心血管内科

文化地标

今年是中国心脏病学之父董承琅教授诞辰122周年。为推动两院区学科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加强科室文化建设,提升心血管内科科室凝聚力,42日上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两院区心血管内科全体医护人员齐聚董承琅雕像前,走近心内科文化地标,传承董承琅精神。

忆往昔峥嵘岁月

1924年,董承琅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该校医学院院长对董承琅十分赏识,力劝他留在美国,在给他的信中写道:“因你成绩优良,如果你到美国任何医院任职,我都乐于推荐。”然而,为了祖国的医疗事业,并把所学的医学知识服务于国人,他毅然回到了当时正内忧外患、战火纷飞的祖国。

作为心脏病诊断的最基本检查——心电图的发展已经100余年了,在心脏病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的第一次心电图检查发生于1928年,协和医院购进了两台美国Cambrige公司生产的弦线式心电图机,董承琅把从美国学到的最前沿的心电图知识应用到中国病人身上,由他亲自为一例19岁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完成心电图检查,因而董承琅也被称为我国心电学奠基人。

1949年,董承琅教授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委任为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大内科主任。董承琅教授在心脏病方面深厚的造诣,丰富的临床经验,解决了不少来自全国各地心脏病病人的疑难杂症,同时也为医院建立了完善的心内科诊治体系。早在协和医院工作的时候,董承琅教授就以“一切诊断与治疗措施应以病人的利益为前提”作为自己行医的座右铭,这句话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医生。除了临床实践外,董承琅教授还与学生一起编写中国第一本《实用心脏病》学巨著,开设数届卫生部的心血管医师培训班,培养了大批心脏病专业人才,被尊为医学泰斗。

展未来不忘初心

现在的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心脏中心是我国最早设立心血管病专科的大型临床医学中心,市六医院心血管病专科是国内具有学术影响力的学科之一,也是最早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断治疗的专业学科之一。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沉淀,市六医院心脏中心正在蓬勃发展,努力对标国内、放眼国际,积极引进先进医疗设备,扩大导管室的规模建制,提升介入治疗水平,帮助临床更加高效安全地完成复杂手术。

目前市六医院心脏中心涉及的疾病诊疗项目十分全面,包括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瓣膜病、大血管及外周血管的介入治疗;治疗检查冠心病方面的冠状动脉造影术、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方面的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冠状动静脉瘘填术;治疗检查心律失常方面的射频消融术、永久起搏器安置术、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还有近年来引进治疗结构性心脏病方面的新技术: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及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等。同时,市六医院心脏中心也紧跟心血管事业的发展开展一系列介入无植入的技术,如经皮冠状动脉内激光成形术(ELCA)、高速冠状动脉内膜旋磨术。除此之外,市六医院心脏中心的心脏康复治疗也已正式启动,并且其心康中心获得了全国示范单位荣誉称号。

前辈精神,后人将铭记于心。薪火之光,青年将传承接续。我院心内科每年定期组织科室文化建设活动,开展医学人文讲座,让新轮转、进修学习的年轻医护人员走进董老、了解董老,感受董老的家国情怀、仁心仁术以及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每一段六院往事,都值得深刻品味,那些镌刻在历史中的医者精神,都将给予后辈前行的力量。

新时代已经到来,我们也将铭记历史,以董老为楷模,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薪火相传,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上一篇:【骨科】断臂再植续希望 传承技艺六院强 下一篇:【口腔科】上海市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圆满闭幕 我院口腔科主任邹德荣教授当选新一届主任委员